第(3/3)页 如果是在浓稠大气中,以它的速度做这个动作,恐怕会直接解体,但在此时的卡门线附近,却又刚刚好。 原本流线型的战机,两翼收缩后,变得越发类似乘波体导弹,细长的机身失去了仅有的气流升力,开始向下坠落. 但很快,其恐怖的速度,和高度变化带来的大气浓稠度变化,让其又弹了起来 一下一下,但速度依旧极快。 就像是.在大气层的分界线打水漂. ―――――― 太平洋中心,中途岛 此时这里还未天亮,狭小的岛屿上,人类总数不超过1000人,大部分都是美菌,小部分是生态研究者。 太平洋上的孤寂岛屿,夜空也会格外璀璨,满天繁星是这里的常态,也是为数不多的美景。 两个美国大兵躺在海滩上,忘情的拥抱在一起。 突然,位于下方的壮汉说道:“托尼!你看!那是什么?!” 名叫托尼的大兵微微一笑:“又想骗我,个磨人小妖精.” 壮汉将其一把推开,仰头望向天空。 只见夜幕之中,一道锥形轨迹,正在急速划过.. 流星?不!那尾迹带着曲线,而且高度似乎并没有下降。 人造飞行器? “我得立刻通知上级!那东西在朝着西海岸飞去!” 其实他想多了 刑天的目的地不是美国更不会是西海岸. 刑天的目的地其实就是太仓。 只不过,是从另一个方向返回. ―――――― 指挥中心内,周瑞观察着遥感数据和拟态模型. 钱学森弹道的测试很成功.这也得益于自家在这个方向上积累了大量经验。 以这种方式,可以非常节省燃料,且轨迹难以捉摸 当然,如果考虑到四象隐身技术,轨迹难不难捉摸已经不重要了,视觉上看到了又如何? 不过这种打水漂,不能玩太久,一来要保存燃料,二来在大气层内视觉可见,有些招摇过市了。 “准备进入轨道,火箭发动机预启动,5、4、3、2” 近乎半个地球以外,大气层临界点。 一个水漂十万八千米的刑天一号机,收到天基测控网络传来的指令后,开启了新的测试项目。 再一次“打水漂”后,机身前部上扬的时候。 尾部机腹的火箭发动机,瞬息启动。 空气阻力近乎于无,但火箭发动机的动力却依旧强劲。 朝着遥远的深空,再次爆冲! 如果说刚才它像是“导弹”,现在又像极了“火箭”。 小小的身躯,拉出长长的尾焰.所谓太空和地球的分界线,被轻易的甩在了身后,仿佛不值一提。 13马赫 15马赫 18马赫 最终,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 来到了属于它的真正领域,专属领域。 近地轨道。 由于“有人飞行器”的速度太低,也许大家会觉得18马赫,亦或者第一宇宙速度听上去格外离谱。 但其实,无人飞行器这个水平并不快。 比如东风快递,人均起跑线这个水平,中段更快。 火箭也是一样的,甚至远超第一宇宙速度左右。 很大程度取决于高度,只要出了大气层,且有火箭发动机,速度会疯狂往上顶。 大家不要把“高超音速空天无人机”和“有人机”放在一个范畴内,技术层面它其实更接近于导弹技术。